您的位置: 首页 >适老专区>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出行、生活、学习日趋无障碍 我市宜居指数节节高

来源:常德晚报 2015-11-12 10:40 字体:【

  常德晚报讯 (记者 徐睿) 昨日,记者从市城市道路管理处获悉,我市开展无障碍创建工作以来,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常德市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实施方案》,按原定计划完成道路、交通、公园以及各类建筑物等无障碍的改造,我市城区无障碍设施日趋完善。
  近年来,我市重点对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进行了改造。其中,各级政府对外服务窗口的公共建筑无障碍改造率达80%以上;主要医疗服务单位、大中型商业场地无障碍改造率达70%以上;邮政、电信等移动通信公司的主要营业网点均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市城区的70%以上的营业网点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对原有的滨湖公园、屈原公园、诗墙公园的无障碍设施改造率达到80%;城市无障碍公厕改造率达到60%。
  为方便残疾人出行,对汽车总站、柳叶湖车站等公共交通运输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全市现有174辆无障碍公交车,占比50%。新建的BRT快速公交车站加装了语音提示装置;在桃花源机场、汽车总站设置了无障碍坡道、厕位、低位服务台、专用轮椅等设施。
  在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的同时,我市还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全市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市投入3000万元,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修建,并对市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湖南文理学院等大中院校也都按照城市无障碍建设标准进行了改造。
  目前,市城区主要道路交叉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位置的缘石坡道设置率达100%,安全岛的轮椅通行率达100%;41条主次干道盲道覆盖率达100%,102个重点交通路况设置了语音过街信号提示装置,道路无障碍网络已基本成形。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