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夜奋战在最寒冷的桥头
1月29日凌晨1点,室外气温零下4度,市城区紫缘立交桥上的冷风似乎用尽了最大的力气。
即使全副武装,也抗不过这冷风的侵袭,就那样扑头盖脸地吹着。市桥梁管理处桥梁养护青年突击队队长孙伟站在一辆小型除冰车的车尾,按下融雪剂撒布机的开关,然后搓着冰冷的双手,三步并作两步地上车,对司机李平说了一句:“走吧!”黄色的除冰车徐徐起步,印有“桥梁养护青年突击队”字样的红旗迎风飘扬。
从东往西,在长300米的紫缘立交桥上撒融雪剂的车行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车箱里有2个撒布机的按钮,按下去,伴随着“噗呲噗呲”的声音,那些细小的白粒子便飞快地跳落在桥面上的残雪中,没了身影。
“这是一种混合型融雪剂,主要成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盐,溶水后冰点在-28℃,经车辆的碾压就更易使冰雪融化,相对工业盐来说,对桥梁桥面及钢构件腐蚀性较小,且预防结冰时间长。”孙伟在车里跟记者聊起了天。
从1月24日启动桥梁防冻防滑应急预案开始,桥管处全体干部职工全员上阵,根据区域及桥梁位置,划分为9条线路,定人定车分白班和晚班24小时进行机动巡查及值守。“因为桥体和路面不同,是悬空的,周围空气流动快,没有地热供应,散热也快,气温接近冰点,桥面就容易结冰。这些天,我们大、小专业除冰车晚上9点开始一直到次日凌晨6点早高峰来临前,就是不停地重复着滚刷清除、融雪剂撒布、车辆补充上料的工作,累了就在车上靠一会,饿了就在路边小店找点吃的。凌晨3点到6点最冷,几个同事都冻病了,有人在除冰车检修的时候受了伤,去医院简单地消炎包扎后就回来继续干。人手不足,工作强度非常大……”
正说着,孙伟身上的对讲机响起来,是在机场高速那条线路的桥梁进行应急性人工撒布融雪剂除冰作业的同事在通报情况。孙伟作为队长,每晚需要调度9条线路,根据巡查情况和天气情况调整除冰作业的时间和频次。
“那紫缘立交桥今天再撒是什么时候呢?”记者问,“根据情况三到四个小时。”孙伟望望桥面上的积雪,“今天这个温度估计要撒三次,因为是周一早高峰,车肯定特别多,要保证桥上的顺畅通行。”(常德市城市桥梁管理处供稿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