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全民行动 共建生态家园——如何使我市节水工作走向深入
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幸福生活,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安居乐业,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圈”的战略,市委市政府早就提出了“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目标,并以“绿色生态百步新城”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常德绿色生态北部新城。生态城市就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笔者认为,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必须增强全民的水生态意识、保护意识,调动全社会参与水的保护、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因为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渗透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各个领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水处在自然生态系统“七要素”中的中心地位,破坏水格局的连续性,就会切断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发育不良,以至失去生命。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个崭新的概念,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然而,世界范围内都还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生态城的标准出现,中国当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可谓是“风急火燎,屡挫屡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城市水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系统的良好态势是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利保障,尤其是城市节约用水在生态城市构建中也独显它最具有建设性的重要性。水,是城市发展最灵动的元素,是城市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支点,是城市建筑和人居最靓丽的风景,无论是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还是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都是沿城市的重要水系发展起了城市最核心的部分,形成了城市中央商务区和核心生态长廊。就连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唐山市,都通过充水填湖、开挖河道的方法,不仅塑造出了超过2个西湖面积的世界最大城市中央湖区——南湖,还形成了贯穿全程的环城水系。而就在南湖和环城水系的周围,唐山迅速搭建起了企业总部、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高端居住等产业布局,依水而生的产业带、居住带和城市带就此成型。 如天津中新生态城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宜居的示范新城。天津中新生态城形成由湖水、河流、湿地、水系、绿地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节水为核心,建立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系统,提高非传统水源使用比例,实行分质供水,建设城市直饮水工程,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控制在120升/日,人均综合用水量320升/日。
节水型城市: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魂。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与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紧密相连,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
“国家节水型城市”就是一个城市通过对用水、节水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调整用水结构,加强用水管理,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水资源,形成科学的用水体系,缓解城市的供用水矛盾,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足够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环境为支撑,常德市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丰水城市,但由于沅江及内河水质受污染、污水处理不达标、地下水乱采乱掘、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面临着水质型性水、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的威胁,城市在发展,用水量日益增多,供需矛盾凸显。为此,2006年,市政府就开始酝酿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由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带领建设部门的相关领导到北京、江浙一带节水型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2009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做出了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的英明决策,在人水和谐思想的指导下,建设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良好互动的水生态经济系统 。号召人人自觉节水,共建美好家园,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百姓参与,形成合力,于2011年5月我市一举夺得了国家节水型城市的品牌。
主要成绩:
1、法规制度健全。全出台了《常德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常德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常德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常德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有关供水、节水、地下水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形成了健全的节水管理制度和节水奖罚制度,建立了节水长效机制。
2、城市节水机构健全。市节水办依法对用水单位进行节水检查、指导和管理,有效组织节水科研、节水新技术推广。建立健全了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指挥、日常联络、技术指导三个工作网络,并形成了市、区、街道、小区(单位、企业)横到边、纵到底的四级节水管理网络。
3、广泛开展节水宣传。利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节水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定期及日常宣传活动,组织“爱水、惜水,从我做起”、“全民节水活动、共建生态家园”等万人签名活动;居民、学生上街宣传;单位、社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做到“人人以保护水质为责、个个以节约用水为荣”,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节水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
4、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各行各业踊跃参与节水创建活动,2010年就创建节水型单位、企业、社区、小区共67个,尤其是企业,抓住节水环节,突出一水多用、重复利用;社区、小区雨水收集等节水亮点纷呈。
通过一年多的冲刺,我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到82.8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7%,工业废水100%达标排放,节水型单位、企业覆盖率达22%,居民生活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万元地区工业总值取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突出问题:
《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分4大类、25条、106分,涵盖了城市水系统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城市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非常科学。2010年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检验收时,总分106分,我市得分91分,突出问题是居民阶梯水价得0分、节水专项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得0分(现场查看08、09年的财务报表)、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城市再生水利用等基础考核指标扣分较多。
几点建议:
1、节水地方性法规严重缺失,湖南省建设厅节水管理工作滞后。湖南至今没有《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超计划用水加价费征收管理办法》、节水“三同时”管理制度、《自备水源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从而制约了各地州市计划用水的顺利实施。另外,区县市纷纷要求成立节水办也苦于没有具体的政策依据,应把握法制湖南建设的契机,尽早出台节水地方法规。
2、市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并尽快推行计划用水。节水管理的核心是计划用水,《常德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是出台了,但至今没有真正落实,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超计划累进加价实施迫在眉睫,长沙市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通过了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株洲市紧跟其后抓稳步推进。非节水型城市都在实施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超计划累进加价,而我们节水型城市至今还在等待政府审批。保牌工作要扎实开展,政府应该大力支持。
加价水费的征收是政府对用水行为的规范,对浪费用水行为的制约,收费不是目的。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真正做好了节水工作,按国家节水型城市各项考核指标真正抓落实,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成为战略减排的重点,节约一吨水,就减少一吨水的排放、进而减少一吨水的污水处理,从而降低整个城市的运行成本。
3、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再生水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在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同时应该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和其供水网络,保证再生水安全地引用到城市园林绿化行业,促进经济建设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节水专项资金投入。国家节水型考核标准要求城市每年对节水专项资金投入占当地财政支出比例必须≥‰,并明确规定限于用于节水规划、节水宣传、节水奖励、节水培训、节水新技术的推广、水平衡测试及节水管理等方面,不含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必须有安排。市节水办申请了多次,2011年、2012年的财政预算均没有这方面的安排,而长沙市近两年每年给用水办的节水专项资金安排均突破2000万元,他们虽然没有夺牌,但基础工作相当扎实,每年创建一批节水型单位、企业、社区、小区,每年建设几个高标准的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再生水利用工程;苏州市夺牌之后,财政除了节水专户中每年收取的加价水费500多万元用于节水工作外,另外财政每年安排100万保牌工作经费。“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一样是很高的荣誉奖项 ,获此殊荣难度很大,武汉市就用了6-8年时间,财政共投资31个亿才拿到牌子;昆明市也是经过十多年的创建才成功,其夺牌时的市委书记,之前就多年从事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保牌工作并非像搞卫生那样搞几天突击就可以应付得了的,每一项考核标准都至少要付诸两年的扎实工作才能达标的,而且国家复检主要是检查夺牌之后怎样开展节水工作的。
当然,一个城市抓节水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拿牌子,而是为了城市的长足发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形成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良好运行机制,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舒适。总结经验,承认差距,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如何使我市节水工作走向深入才是关键!节水不需要豪言壮语,而需要付诸实实在在的自觉行动,更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做保障。
结束语
人类的生存需要水,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系统运行更是离不开水。水是可再生的循环性的自然资源,水资源永续的健康循环,是我们达到生态城市理想目标的标尺。大家都知道,人们赖以生存的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地下水资源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洞庭湖区有些生态系统的退化问题触目惊心,每个人都要怀有一份爱与感谢之心、怀有对水的敬畏之心,从点滴做起,节水、爱水、惜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