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98号建议的回复

2025-04-30 17:52 来源:政策法规科
阅读次数:
字号:【

周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启动海绵城市国家展示馆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常德市自2015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实际,科学谋划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思路,基本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无内涝、水体无黑臭、热岛有缓释”的总体目标,探索了一条山、水、城相融可持续的南方丰水地区城市建设新路径,构建了水清河畅、宜居宜业、产城互动的生动局面。

一、主要成效

通过多措并举抓试点,统筹做好水文章,常德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和谐共赢。

(一)水安全大幅提升。通过在17个汇水区源头大量新建和改造LID(低影响开发模式)雨水设施和排水设施,退田还湖扩大雨水调蓄空间,实现精准控制城区水体水位。

(二)水环境明显改善。通过清除城区内源头污染源,截流处置径流污水,实施河湖清淤和生物净化水体,整体连通城市水系,市城区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内各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标准IV类趋优,昨日的臭水河成为了今天的风光带。

(三)水生态不断优化。通过重建与修复重点河湖生态泊岸81.66公里,动植物多样性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形成了更加良性的水文生态。市内河湖泊岸植物生长茂盛,鲜花四季盛开,成为城区一道道靓丽的自然风景线。

(四)水产业繁荣发展。通过环境的不断改善,海绵城市建设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美丽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建材产业、房地产业、商贸业、旅游业市场在城市水系周边不断衍生,带动了经济繁荣发展。

(五)水文化有机传承。通过修复重建老常德时期的麻阳街、大小河街、老西门、窨子屋、白鹤山古镇等历史记忆,新建德国风情街、婚庆产业园、金银街等特色商业街,使老常德的内河码头文化、老常德商业文明得到传承。

(六)水管理日趋智慧。通过建成污水处理、给排水、海绵城市项目建管绩效数字化管理平台和云计算中心,智慧水务系统基本形成,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水务管理正在逐步向智能化转型。

二、工作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促进海绵城市可持续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规划审批。城区各类新建、改(扩)建项目规划设计设条件须明确海绵城市设计规范指标,并严格进行项目审批。

(二)加强项目建设。严格进行建设项目中关于海绵城市的初步设计方案及施工图审查,加强建设项目海绵工程施工监督、过程监管、竣工验收及联合验收等。 

(三)加强维护管理。进一步落实城区城市水体、市政海绵设施日常维护力度,加强水质监测,维管监督考核。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现有海绵设施正常的维护管养经费投入力度,保障新(改、扩)建项目投资中海绵建设资金。

三、关于海绵城市国家展示馆建设的问题

海绵城市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建设理念,全国有关建设项目在设计时均有海绵设计理念,且目前,我市正在建设常德河街水文化展示厅,建设项目已正式启动,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河街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文旅广体局、市林业局、市水文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柳叶湖管委会、市经投集团等单位组成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展示厅集中展示我市的水文化和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成就与经验,展示厅内设置了海绵城市建设板块,将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秀案例、建设成果、理念经验呈现给市民。

 

 

常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4月16日

 

 

 

签 发 人:唐海芳              联 系 人:郑申

联系单位:常德市住建局        联系电话:18670680809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