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21号建议的回复

2025-05-30 17:56 来源:政策法规科
阅读次数:
字号:【

陈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理顺城市水系管理体制 发挥城市水环境治理成效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市城区水系维管情况

市城区城市水体约198万㎡,主要有柳叶湖水系、马家吉河、新河渠水系、穿紫河水系等。一是明确维管单位。根据2018年《市政府第83次专题会议纪要》和2019年《常德市财政局关于明确江北两区部分项目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江北城区城市水体穿紫河、护城河、新河等由经投资管公司、城发集团下属城市公用资产经营公司、市排水所等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市住建局下属单位市海绵中心对水系水体保洁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及考核。市城管执法局下属单位市园林服务中心对水生植物的绿化养护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及考核。二是实行统一基础单价及差异化定价相结合的维护标准体系。不同养护主体实行统一基础单价标准0.5元/㎡。所有水面首先执行基础单价;视所处区域位置水面清洁工作量增补相应费用;对无法就近交由绿地维护主体维护的零星水体按用工成本单独计价。三是做好应急处置。每年安排城市水体应急检测资金预算6万元,用于环保督察、市民投诉等情形的水质应急检测,一旦确认水体恶化,市住建部门立即进行应急处置。

二、市城区水系水质状况

近年来,江北城区内部水系中,穿紫河近三年年度水质稳定在Ⅲ类(部分月份达到Ⅱ类),白马湖公园、滨湖公园持续稳定在Ⅲ类;外部水系中,柳叶湖、老渐河鼎城区入花山河持续稳定在Ⅲ类,马家吉河水质为Ⅳ类。市生环局开展常规水质监测,根据水质监测情况,及时将水质变化情况反馈相关管理和日常运维单位,督促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水质改善。

三、市城区水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情况

(一)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以各大机埠为重点,对江北城区重点入河排污口进行了排查,并开展监测、溯源分析,对发现问题的入河排污口制定了“一口一策”整改方案并提请市政府批复同意组织实施。目前,各责任部门正在针对问题入河排污口开展整治工作。(二)对江北城区已完成治理的城市黑臭水体持续开展水质监测,确保长治久清。同时,继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三)实施管网改造项目。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制定了《常德市排水专项规划》与《常德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工程实施方案》,为水环境治理有效实施提供规划指导保障。二是深化机制改革。印发了《常德市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质效提升行动方案》,建立了领导小组,专班推进,职责明确,构建城市生活污水厂网一体化专业运维模式,实施联动按效付费。三是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印发了《常德市管线工程管理办法》,严格质量管控,提高建设效率和效益。完善了后期管护办法和管护责任制,确保项目能够长期发挥效益。四是提升设施智能化水平。在常德城市CIM平台基础上,搭建了智慧水务平台,结合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开展污水管网智能监测,加强信息化、账册化、智慧化管理。五是创新资金模式。做好上级资金和地方财政的统筹衔接,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鼓励城市水环境、地下管网等建设管理市场化融资服务。

四、下段工作安排

一是规范维管考核,压实主体责任。市住建局组织考核单位进行常态化巡查督导,压实维管单位主体责任。市海绵中心具体负责市城区水体维管考核。维管单位成立专班负责统筹、协调水系维护管理。主要负责对水面的白色垃圾、漂浮物、杂草等进行打捞清理并清运。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提高水环境治理效能。市住建局将会同市发改委、市生环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城管执法局等相关单位,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做好水系连通及水体治理工作,大力建设沿河两厢城市园林绿地景观,从源头上提高水环境治理效能。三是关注舆情监控,做好应急处置。通过各大网络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平台、环保论坛、12345市长热线等进行实时监测,重点关注涉及水面垃圾、水葫芦、死鱼等方面信息,按照紧急程度和影响力进行分级处理。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查勘,对相关问题进行核实,制定整改方案完成整改追责。



常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5月28日





签 发 人:唐海芳  联 系 人:吴荣衡

联系单位:常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电话:15873627670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