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住建局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闭会第009号提案的回复

2016-06-07 16:34 来源:市住建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彭楚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划乡村,留住乡愁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传统村落是传承着历史记忆、生活智慧、艺术结晶和民族特色,维系着文明的根,寄托着浓厚的乡愁。国家层面非常重视传统村落及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市委、市政府从2012年起即安排开展传统村落现状调查,启动保护和发展工作。我局会同市文广新局、市文物局、市财政局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历史文化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申报等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征集传统村落信息,经整理审核,在全国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共录入传统村落数59个。

    正如您所言,由于传统村落特色不明显、传统建筑体量不大、传统风貌被破坏、资料不完善等原因,虽经反复补充完善资料,但仍不符合国家认定要求,未能纳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仅有汉寿县丰家铺乡铁甲村、石门县罗坪乡长梯隘村、壶瓶山镇泥沙村入围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预备名录。在申报过程中,我局与有关部门组织区县市和乡镇多次现场调查、补充完善资料、组织参加评审,并请省住建厅领导作现场指导。尽管未能纳入名录,国家和省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各项工作部署均作了及时传达贯彻。

    我市现存主要的传统村落简要情况如下:(1)石门县罗坪乡长梯隘村。位于石门县罗坪乡北部,东与壶瓶山相望,南与张家界相邻,西与湖北鹤峰接壤,村内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上,是典型的土家族聚居区,居住在传统建筑的村民的有380人。传统建筑主要形式是土家吊脚楼、土砖房以及部分砖混建筑,其中吊楼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历史建筑有土司衙门遗址和香山寺遗址,明清时期,长梯隘村一直为当地土家族首领土司的管辖区。长梯隘村土家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明和土家习俗保存较好,还有红石林、天目洞、峡谷、千年银杏等自然景观;(2)石门县壶瓶山镇泥沙居委会。位于壶瓶山镇镇区,以土家族原住民为主,现存土家族传统民居38栋,建筑主体多为木结构或青砖砌成,屋顶为穿斗抬梁式结构,青瓦屋面,翘脚挑檐,木雕石刻,特色明显。晚清以来成为繁荣的土家族古村落,是通往湖北鹤峰、五峰的必经之道,也是红茶名品“宜红茶”的起点,传统驿道商业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泰和合茶号建筑群为该村最重要的特色建筑。民间手工艺,民间祭祀、民间医药较有特色,是当地九子鞭、薅草锣鼓的重要流传地;(3)汉寿县丰家铺乡铁甲村。位于常德市和益阳市两市交界处,在鹿溪省级森林公园境内。以成规模的敞口堂屋群为主要建筑特色,敞口堂屋为青色小瓦屋,木瓦结构,六逢五间,门窗为木雕穿格,中间堂屋为敞口,旨在利于他人,路人可随便进入休憩避雨住宿,体现了当地村民仁义慈善的情怀。此种传统建筑方式始于明朝,至今留存的建筑明代有1栋、清代有3栋、民国有35栋、其他有226栋,均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敞口堂屋占村庄建筑总面积80%;(4)鼎城区花岩溪镇花溪村。位于花岩溪旅游度假区,传统建筑以明清风格的木板屋为主,占村庄建筑总面积90%。传统木屋一般为小黑瓦、翘屋檐、木板壁、低阁楼风格,整房为纯木卯隼结构,户型为“四逢三间一磨阁”布局。规模较大的现存清代宅院一处,三进一堂,八楼二厅,雕梁画栋,气势不凡。村落民风淳朴,有花溪擂茶、花溪三绝等美食特色;(5)鼎城区黄土店镇中溪冲村。位于原钱家坪乡东南,平面布局始于明朝,为世代传徙所建。村庄院落特色建筑有古窑瓦寨、石窑湾、天山湾、云峰禅寺、天主教堂等。竹海体验旅游、竹木制品为当地一大产业特色。此外,桃源县牛车河乡三红村、汤家溪村和石门县太平镇上马墩村等村落也保存着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保留着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具有一定的保护和开发价值。

    我们将向市人民政府建议:(1)建立市级传统村落名录。对于仍有较高资源价值的村落或已申报中国传统村落但未获批的村落,由市住建、文化、文物、财政以及国土资源、农委、旅游等7个部门组织对其传统建筑风貌完整性、选址和格局的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进行评审认定,建立“常德市传统村落名录”;(2)抓紧实施保护开发项目。由于没有建立保护体系,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市一些传统村落正在消失或遭到破坏,一些传统建筑甚至构件正在损毁或遭到盗卖。因此需抓紧对纳入市级名录的村落实施保护和开发。一是编制规划。依据去年省住建厅颁布的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5-2030)和技术导引,编制我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二是明确项目。根据规划明确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清单,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也可根据轻重缓急,对重点项目实施优先保护。三是强化措施。加强政府领导、部门指导和项目引导,落实县乡两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责任,组织各相关部门对传统村落保护进行技术指导、提出规范要求,继续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和省级名录,同时市县两级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专此回复。感谢您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2016年6月7日

 

    签发人:黄金陵                     联系人:熊健

    联系单位:常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电话:7701067


归档时间:
已归档